愛滋病

AIDS

愛滋病(AIDS) 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(HIV) 引起的傳染病,該傳染病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缺陷。免疫系統有助於預防感染和癌症。因此感染 HIV 後,引發感染、惡性腫瘤等疾患的可能性會增加。

傳播

與感染者的體液接觸後可能會感染 HIV,特別是血液、陰道分泌物、精液、乳汁。

以下途徑的傳播較為常見:

  1. 性接觸。與感染者進行無保護的性行為。
  2. 血液傳播。輸入含有 HIV 的血液製品、與感染者共用針頭等。
  3. 母嬰傳播。已感染 HIV 的婦女可能透過妊娠、分娩、哺乳將 HIV 傳播給嬰兒。

診斷

一般先對唾液或血液做初步篩查。如有感染跡象,則會採取進一步血液化驗。

視窗期是指 HIV 從感染人體到血液中能被檢測出感染之前的時期。1

症狀

經典的病程經歷急性感染期、潛伏期、愛滋病期。2

急性期

發生在感染 6 個月內,臨床表現有發熱、咽痛、全身乏力、關節痛等症狀,1 ~ 3 周可自行緩解。

無症狀期

在有或無明顯症狀的急性期後進入無症狀期。在此期間,HIV 在感染者體內持續複製,持續 4 ~ 8 年。

愛滋病期

在此期,免疫系統已幾乎無力抵抗病原體。由此可引發機會性感染、惡性腫瘤等。到晚期,未經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者只可存活約 18 個月。

預防

在性行為時正確使用安全套、不與他人共用針具可預防 HIV 感染。對於 HIV 感染高風險人群,可考慮到醫療機構採取暴露前預防( PrEP )。23

預後

接觸 HIV 後儘快採取暴露後預防( PEP )措施可大大降低感染風險,理想的時間是接觸後的 2 小時內,一般不要超過 72 小時。34

愛滋病尚無治癒方法,但有藥物可控制 HIV 並預防併發症。3建議在確診後,即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治療。

社會文化

為提高對 AIDS 和 HIV 的認識、團結世界各地人民面對 AIDS,世界衛生組織定每年 12 月 1 日為世界愛滋病日。5

紅絲帶是愛滋病的標誌,象徵著對愛滋病感染者的接納和關懷。

相關閱讀

這些頁面不屬於 KnowSex。如果您無法訪問這些頁面,可聯絡我們索取副本。

⬅ 返回主頁

你的 支援 可以鼓勵 KnowSex 的維護與運營。

參考資料

  1. ^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. WS 293-2019 愛滋病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診斷. 未知出版地: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, 2019. http://www.nhc.gov.cn/wjw/s9491/201905/6430aa653728439c901a7340796e4723.shtml
  2. ^ 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愛滋病丙型肝炎學組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. 中國愛滋病診療指南(2021年版). 協和醫學雜誌, 2022, 13(2): 203-226. doi: 10.12290/xhyxzz.2022-0097. https://xhyxzz.pumch.cn/cn/article/doi/10.12290/xhyxzz.2022-0097?viewType=HTML
  3. ^ 妙佑醫療國際員工. HIV/AIDS. 妙佑醫療國際, 2022(20221228)[2023-05-13].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zh-hans/diseases-conditions/hiv-aids/symptoms-causes/syc-20373524
  4. ^ Ming Jie Lee, Julie Fox. HIV 暴露後預防. BMJ Best Practice, 2022-07-15[2023-09-17]. https://bestpractice.bmj.com/topics/zh-cn/1109
  5. ^ 世界衛生組織. 世界愛滋病日. 世界衛生組織, [2023-05-13]. https://www.who.int/zh/campaigns/world-aids-day

版權

正文內容

詳見版權許可

圖片來源

本頁圖片來自網路,且均在版權合規要求下使用。

圖片編號作者來源
封面NIAIDFlickr

本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科普用途。這些資訊並非旨在提供專業意見,也不能代替有醫療資質者之意見。如需就診,請諮詢正規醫療機構,以免延誤病情。